硅谷的很多创业公司都会给员工发放股权激励,但这些公司在上市或并购之前,其内部股权交易几乎没有任何流动性,员工很难通过出售股份套现。多位学者研究表明,自从2008年以来,美国的公司保持私有化的时间正在变长,从公司创立到上市,平均需要10年时间。这就导致公司员工和创始团队可能长达10年都无法进行股权变现,用于买房、结婚或抚养子女等个人生活需求,一些员工可能会因此离职。为了留住人才,同时缓解IPO的压力,一些公司会有限制条件地允许员工出售股份。同时,很多高净值人士和投资机构也希望持有成长型初创公司,尤其是未上市的独角兽公司的股份。而且,很多员工会以折扣卖掉股份,买家因此可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。
这种“供给”和“需求”的存在,促使了一些私募股权交易平台的诞生,SharesPost是其中之一。通过这样的平台交易老股,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私有公司不公开披露财务数据和股价,导致股权交易双方对于交易条款、公司估值和股价的理解“碎片化”和“不透明”的问题。
SharesPost成立于2009年的美国旧金山,主要为全球未上市独角兽企业提供股权交易、经纪业务、未上市企业的投资管理服务、以及调研和数据索引等。该公司曾在2011年因拍卖上市前的Facebook股权而名声大噪,其过往交易标的还包括特斯拉、Twitter、LinkedIn、Spotify、Evernote和滴滴出行等明星公司。根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CB Insights的数据,截至2018年8月31日,全球已有260家独角兽企业(估值超过10亿美元),而这些高成长性的独角兽企业就是SharesPost关注的对象。SharesPost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Greg Brogger近日在接受36氪专访时称,与早期的创业公司相比,像Uber这样的独角兽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商业模式、技术和产品,其失败的可能性更小,也有更多公开信息供投资人参考。此外,不管是为大型还是小型公司的员工和其他股东做股权交易,其工作量都差不多,但大型公司的交易额往往更大,SharesPost也能因此赚更多钱。
当然,很多私有公司对员工出售股权有很多限制性条件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David F. Larcker 教授最近调研了近34个美国的科技和服务类公司后发现,只有56%的公司允许雇员出售股份,在这些公司中,只有40%允许雇员通过SharesPost这样的平台来出售。此外,有86%的公司表示,员工出售股票需要获得公司的批准。即便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性条款,老股转让的市场需求仍然巨大。
Larcker 教授的研究显示,SharesPost、Equidate、EquityZen和NASDAQ Private Market(曾是纳斯达克OMX集团与SharesPost的合资企业)这四个提供股权流动性解决方案的平台在2017年的交易总额超过了40亿美元。Brogger也告诉36氪,SharesPost目前累计完成数万笔交易,股权交易金额累计40亿美元,交易涉及的公司超过230个。此外,该公司旗下管理的公募基金SharesPost 100也会有管理费用收入,目前该基金规模是1.14亿美元。
谈及竞争优势,Brogger说,他们目前的交易规模、合作公司的数量、以及多元化的产品服务都是其他早期的交易平台无法达到的。同时,其他一些平台会故意绕过公司对股权转让的限制,但SharesPost会了解公司对潜在投资者、股权转让方式和法律协议的要求,并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交易。SharesPost称,其目前拥有15万注册会员,其中有超过5万是机构会员或合格投资者。在SharesPost过往撮合的交易中,完成率是95%。交易完成率对投资者非常重要,因为这类交易通常需要45到60天才能完成,如果交易平台没有和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,最后交易被拒,投资者可能会囤积大额资金而无果,也白白浪费几个月的时间。
此外,与其他专注本土市场的交易平台相比,SharesPost的目标是服务全球的创新经济(innovation ecomony),把全球独角兽公司和投资人对接起来。Brogger说,目前全球独角兽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,达到这种庞大规模后,股权交易市场必须要全球化。同时,过去三年间,大大小小的投资机构已经募集了总共超过2200亿美元的资金。这意味着,买卖双方的需求都在增长,做全球市场的交易是必然的。
走进中国
今年1月,SharesPost在大中华区成立了SharesPost China。此前,SharesPost已经给滴滴和途家这两个未上市的中国公司做过老股转让。而今年6月20日,SharesPost宣布完成1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,由友仑资本(LUN Partners Capital)领投,Kenetic Capital参投。Brogger告诉36氪,他们最后实际上融资超过2000万美元,这两家投资机构可以帮助他们扩展在亚洲的业务、理解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市场,但他暂不能透露正在接洽的中国独角兽公司。
谈及为何要在今年深入中国市场,Brogger表示,最近中国独角兽的崛起大大吸引了海外投资者的兴趣。“四年前,全球有大约85%的独角兽公司都是在美国,但现在,这个数量只是刚刚过半。”根据CB insights,截至今年8月底,全球260家独角兽企业中,有122家在美国,74家在中国。“可以肯定的是,美国投资者在投资美国的公司时要相对容易一些,因为他们更能理解这些公司的资本结构、适用规则和证券法。” 但Brogger希望能够教育美国的投资者,帮助他们理解中国公司的营收、增长率、潜力和风险等情况。同时,他希望能与中国的公司建立信任,让他们能够接受美国的投资。
跨境投资听上去不错,要实现起来非常困难。一方面,中国未上市公司的很多员工只持有非常少量的股权,对股权转让的需求有限。另一方面,中美公司在制度和文化上的不同,导致尽职调查的流程和规范存在不确定性,中英互译资料也会耗费大量时间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截至目前,小米、拼多多、美团点评等超级独角兽都已经上市。谈及是否错过了进入中国的最佳时机,Brogger说,他们所关注的“创新经济”范畴里的公司一直非常活跃(dynamic),永远会有下一代独角兽公司出现,这些公司在上市前也需要股权流动性。“我们最开始是从服务Facebook、Linkedin和Twitter起家的,后来这些公司都相继上市了。然后下一代的公司就出现了,比如Uber和Airbnb,他们可能明年也要上市。”
Brogger提到,其实在硅谷之外,有很多优秀的创业者和创业想法,但硅谷的公司之所以能成功,部分原因是这里容易接触到资本。与之相比,欧洲的风投不发达,缺乏成长资本(growth capital),这是欧洲独角兽较少的部分原因。“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,你会搬去硅谷,为了能接触这个资本生态系统。但如果你住在瑞士或者上海,搬家会非常有挑战性。”Brogger说,“如果那些创业者可以不用搬家就能接触到资本,其雇员拿到的股权激励有变现的机会,那这会对任何地方的科技公司都有好处。这也是我们建立这个平台很大的一个原因。”
原文链接:https://36kr.com/p/5162759.html
关注我们